【乳化机行业新闻】一方面,肺炎病毒夺走了上千个鲜活的生命,酿造了人世间的悲剧;另一方面,中国经济滑坡明显,诸多行业备受冲击,表现为工人复工延迟,企业停工减产,电影、教育、基建和旅游等行业短期基本停滞。
2月8日,泽平宏观发文:根据2020年春节受疫情冲击的情况,假定只考虑电影、餐饮和旅游三个行业,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,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4.6%。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。
随着预防疫情的药品和口罩需求一路飙升,民众普遍反映口罩、药品难求,因此外界不少人认为“制药企业赚翻了”。
实际上,制药行业在此疫情中也蒙受巨大的损失,诸多企业生产和经营停摆,收入与现金流中断,部分体量小、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。
笔者认为,与肺炎关联度较小的企业需警惕销量锐减的风险;与肺炎关联度较大的企业需警惕库存危机,同时需注意增产不增收的潜在风险。
1、医院门可罗雀
对于大多数制药企业而言,产品与肺炎关联度不高。从2003年非典的经验来看,这些企业的市场萎缩严重。
非典期间,北京某大医院消化科的日门诊量由200多人骤降至不足20人,手术量减少一半,住院病人下降三分之一。
当下,在肺炎肆虐之际,市民们普遍选择“蜗居”家中,避免不必要出行,街头十分冷清。而医院作为疫情的治疗场所,患病概率更高,市民恐惧心理更强。
可以预见,除呼吸与发热门诊人满为患,其他科室可谓门可罗雀,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。而结果表现为院内药品销量的剧烈下滑,企业效益下降,大医院医药代表奖金锐减。
2、企业库存危机
2003年,非典疫情爆发。一时间,板蓝根、消毒水等产品脱销,供不应求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与肺炎相关的企业均赚得盆满钵满。
武汉一家制药企业第一时间采购新的生产设备,并买入高价原料药,上马抗生素及消毒水生产线,希冀借非典之机发财。然而由于疫情迅速被控制,需求锐减,产品出现巨额库存积压,企业惨遭灭顶之灾。
此外,数据显示,2003年4月底浙江省医药商业企业库存总额达25.9亿元,同比增长33%。
在非典期间,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,制药生产企业产能过剩现象明显。到疫情末期,从制药生产商、批发商到产品零售商整个产业链,多数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库存积压,最终严重拖累了企业效率。
历史的经验证明: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,短时间内出现的与经济规律相违背的经济现象终将回归理性。
从当下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看,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、检测试纸与治疗药物的逐步完善、夏季高温杀灭病菌,笔者认为,肺炎疫情在1~2个月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,社会活动将恢复正常。
届时,居民盲目购买药品的现象将得以控制,一些当下的脱销物品与药物,如口罩、双黄连口服液、莲花清瘟胶囊的销量将回落。而当需求出现明显萎缩时,若相关制药企业或流通企业生产过剩,将造成企业资金紧缺,库存过大,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对此,制药企业一定要冷静分析,综合判断疫情防治给行业带来的影响,切不可盲目生产,打乱经营秩序。
3、增产不增收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,一批药品的销量激增,尤其是部分中成药品。
然而,在2003年的非典中,尽管部分药品销量增速迅猛,企业营收却增长缓慢。究其原因,在于原料药价格的水涨船高。如金银花由每公斤10元涨到100元;板蓝根由每公斤3.5元涨到15元;苍术由每公斤6元涨到120元。
在国家重点对防治非典的产品进行价格干预后,中药材价格开始出现回落,金银花降至40元,苍术回落至40元。
“但整体上,价格较正常时期仍翻了4倍。”一位业内人士透露。
尽管成本大幅提升,药品的价格却无法实现“随行就市”,这是因为药品价格由政府部门与企业协商确定,不能轻易调整。如白云山的板蓝根最高零售价为每袋7.5元(20小包),丽珠制药的罗红霉素每盒12元(50mg*6片)。
这造成部分制药企业增产未增收。当原料药价格节节攀升,逼近药企的利润底线时,药企甚至出现销售越多,亏损越多的现象。
在2003的采访中,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称,随着原料药价格的急剧上涨,企业虽未出现亏损,却已逼近零利润。白云山中药厂厂长李楚源表示,在板蓝根价格飞涨的情况下,企业若无安徽原料药基地做支撑,早已亏惨。
4、企业良心
在此次疫情中,制药企业绝非“躺着赚钱”,而更多制药企业面临原料紧张,人手紧张,价格压力等诸多困难。然而,在这些困难面前,制药企业纷纷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复工复产,加班加点,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给,堪称业界良心。
这凸显制药企业家们厚重的社会责任感,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而作为一名医药人,在这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,我们要做到减少聚会,避免出行,为自己和他人负责。